专注于优质创造,致力于价值传播,记录美好,分享感动!
2000大于3000,该梗清华大学陈平教授公开发表“在中国月入2000元人民币比在美国月入3000美元活的舒服得多。”然而实际并不是这样,常常用来讥讽那些说着不着边际的话的人。
b站钢琴内卷,是b站上面又出现了一个叫做钢琴内卷的新梗。 b站钢琴内卷,指的是目前b站上面有很多弹钢琴的up主,随着up主数量越来越多,如果是正常的弹钢琴的话,已经很难吸引到观众了,所以就有很多卖肉弹钢琴的up主,大多数的观众也不是来看钢琴的。 有up主一开始是认真的弹钢琴,发现播放量只有几万,然后开始穿cos服装之后,播放量直接上百万了。 内卷是什么意思 在百度百科中定义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说通俗点就是玩游戏,为了更好地娱乐,一个人先充钱吊打别人去了,被他虐的人不得不也充钱,最后所有的人要么使劲充钱要么被吊...
给义乌一点时间,我们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话,其实根据上下文很容易判断出来是什么意思,那就是这个东西,我就等着义乌生产出来我好买。给义乌一点时间,这样的对话一般是在网上有人晒出大家都挺喜欢的东西,但一看价格超级贵,或者是觉得不值这个价,就会回复“给义乌一点时间”或者“现在压力给到义乌这边”,意思差不多就是太贵了,我等着义乌生产出来便宜的我再买。义乌小商品这方面的名声那是响当当的,很多物美价廉的小商品都出自义乌。
尿遁,网络流行词,是用来形容逃避责任的人,即开会的时候,遇到棘手的问题,借口要上厕所来逃避。 来源: 项羽摆鸿门宴要杀刘邦,宴到中途,刘邦借口腹中涨水,起来如厕,谁知一去不复返。此为借尿遁。 释义: 尿遁是用来形容逃避责任的人,即开会的时候,遇到棘手的问题,借口要上厕所来逃避。 网络中通常被认为是事情,要短暂离开,或缓解尴尬局面。 例句: 还好我刚刚借尿遁先走一步,要不然被“咔嚓”的人可就是我了。 小明说今天请客,结果借尿遁先跑了。
我先润了,该梗指的是我先run了,其实就是跑路的意思,而且还是提桶跑路,加上提桶二字就是为了强调要速度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是由“run去北欧”演变而来的,所以润成为了一个新的梗。 我先润了,一般常用在“因为游戏不好玩,所以赶紧润了”之类的地方。 很多网友常说的“太哈人了,我先润了”和“大的要来了,我先润了”,强调的则是敏感和害怕。
生产队的驴,一般是用来形容很忙,这个梗是因为这样一句俗语——生产队的驴都没有你忙。生产队的驴后面加上半句一般是说生产队的驴都不敢怎么怎么样。 如今生产队早已不复存在,但生产队的驴这个梗却因为短视频而火,它不是骂人的话,而是成为了一个万能的参照物。 生产队的驴,后面半句不固定,可以随便接梗,比如常见的有: 生产队的驴都没这么累 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用 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歇 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干 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休息 生产队的驴都没你这么能干 生产队的驴都不带这么休息的
沉浸式约饭,是约饭的两个以上的人,各吃各的菜,各玩各的手机,不用应酬彼此,有那么些瞬间恍惚忘记对面还有一个或者几个一起吃饭的人,主要是这么各干各的还心里毫无愧疚。 沉浸式约饭,是和无需回应式友情一样,心无旁骛吃东西,不用刻意表现和维系关系。 沉浸式约饭,一般都是发生在熟悉的人之间,比如:夫妻、男女朋友,一家人、闺蜜、哥们以及经常聚会的同学、朋友之间。比如,和你亲近熟悉的亲朋好友约饭就可以各吃各的,埋头认认真真干饭。
情感捧哏,在被当做情感顾问时只扮演捧哏的角色,而不再与对方共情去批判/认同对方的另一半。 因为多次为他人情感做咨询的经验告诉自己,不论是劝对方分手还是让对方好好的,最后的结果都相反,受伤的只有苦口婆心的自己,所以还是安安分分当一个捧哏比较好,对方说什么自己应和就对了。
人干事,是“这是人干的事吗”的缩写,是一句用来吐槽不可接受之事物的成句。 后来变成弹幕视频网站上的吐槽语言,人干事,通常用于表达对视频作者的不满或者视频的内容和自己所想出入很大。 这是人干的事吗,据考证,最早出自S1论坛的某帖子的一句抱怨性质的吐槽“靠,这是人干的事吗”。原帖楼主抱怨《命运石之门》的特别篇结尾处看到最感动的时候最期待的接吻场景被黑屏和谐,其对苦等此场景出现的Fans们的残忍程度令人发指。 人干事衍生 得益于最近热播的《变态王子与不笑猫》里面,每集都怒刷存在感的不笑猫,于是产生了《不笑猫》专用的“猫干事” 意为“这是猫干的事?” 《AIURA》的片头存在大量不明觉厉的螃蟹,加上泡...
孔乙己的长衫,这个梗源自鲁迅写于1918年的同名小说里的一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长衫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进入士绅阶层的常服,久而久之,便被当作读书人的标志性符号。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却未能如愿考取功名,潦倒以终。因是穷书生,他无钱坐在那里喝酒,站着喝酒而着长衫,是他心底的坚持和倔强,以此强调自己读书人的身份。 时隔100多年,当代一些青年人与孔乙己有了相仿的心境。“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这几天,一句“失意书生”的独白登上热搜,引来大量年轻人的共情。他们说: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我们能从“孔乙己文学”背后,读出当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