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优质创造,致力于价值传播,记录美好,分享感动!

“我看好缝机城”

2013-4-7 TexRen 细分行业

5日,记者在东阳国际缝机城A馆一楼再次见到了顺达针车行总经理韦顺红。今年33岁的韦顺红是本地人,别看他年轻,接触缝机行业已经有十余年时间了。他从当初对缝纫机一窍不通,一步步走到今天,有了自己的针车行。


自学修车

韦顺红15岁就开始接触缝机行业,初中毕业后,他到了江苏南通,在表哥的店里帮忙。韦顺红告诉记者,表哥主要是做二手缝纫机生意的,他的工作就是维修机器,此前他对缝纫机等机器完全没有接触。没有师傅,他就把机器拆下来,对照专业书本一步步摸索,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才掌握缝纫机的基本结构等知识。

“弄清楚缝纫机的原理和结构后,我就一通百通,在很短的时间里掌握了许多机器的结构和原理。我在表哥的店里学了两年,都忙着修车,手上全是机油,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手才是干净的,那时年轻,也不觉得脏和累。”韦顺红说。

初生牛犊不怕虎

韦顺红回忆道,他在表哥店里学了两年机修后就自己去跑生意了,表哥给他提成,“表哥照顾我,跟我三七开。”他不怕辛苦,经常独自骑着自行车去离南通三四十公里路的通州跑生意,那时候二手缝纫机很畅销,往往供不应求,他的工作不是卖机器,而是收购旧缝纫机,主要是从周边国有企业寻找旧机器。他的第一笔生意是和南通乡下一个镇的信用社做成的,“这里面还有个小故事呢,”说到这他笑了,有个经常到店里买机器的客户告诉他,他们村里有个厂倒闭了,厂里的旧缝纫机全都抵押给了银行,具体哪家银行并不知道。韦顺红听完后就去那家已倒闭的工厂打听,找到门卫后得知旧缝纫机抵押在当地的一家信用社,然后他就去信用社找主任商谈。“刚开始信用社主任看我年轻,似乎不太放心。问我几岁时,我心里也有点慌。跑了四五次后,信用社主任看我比较勤劳,加上当时在南通做生意的浙江人比较多,口碑也好,而且我们是现金交易,不用担心我们的付款问题,就把机器卖给我了。这笔生意有上百台机器,价值10多万元。第一笔生意历时半个月,仅提成就有1万多元,比修机器一年的收入还多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