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优质创造,致力于价值传播,记录美好,分享感动!
力者,实现事物之目标;炼者,下苦功以求其精。力炼者,努力寻找实现最终目标之力,炼就其精华。穿越2012年行业正面临的迷雾,迎接服装行业新的发展时期,引导企业重视内在力量积累,能量积蓄。7月19日,在关于CHIC2013“力炼”中成长的座谈会上,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与众多知名行业媒体分享了第21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的主题,并深入的分析了目前服装行业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如何迎难而上,寻求未来服装品牌发展之路等问题。
随着30多年服装业的发展变革,快时尚、潮牌、唯美都是时下我们所能想到形容词汇,然而,这些概念是否如流星转瞬即逝?服装企业在品牌的高速发展后应该思考什么?CHIC2013引领企业从提升自身内生动力的角度看待未来的发展。
陈会长首先对“力炼”主题的提出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他表示,一方面从产业角度看是促进行业倡导新的发展价值观,另一方面对于CHIC本身也是内在能量的积蓄。“目前整个产业从生产要素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等等,都遇到了非常大的压力,这种改变可能是由于原来所依托的条件、基础和环境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面对新的发展时期,要从内生的动力上看待未来的发展。” 陈会长在谈到如何构建产业新优势方面做了十分形象的比喻,他将CHIC展比喻成正值发育期的初中生,从身高上看,他们已经非常俊朗,但是可能很瘦弱,最主要还是需要知道如何锻炼其肌肉,从而获得更健壮的身躯。他提到在由中纺联发布的《建设纺织强国纲要》中明确提出,下一步的发展是如何构建我们的新优势,新优势的构建,就是我们内在动力的构建。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严峻的形势下依然存在诸多良机,有足够的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驱动我们进行崭新的构建。首先,随着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铺展开来,我们的民族品牌已经崭露头角,从过去的廉价产品,到现在涉足高端层次,已经渐渐摆脱了苦力的角色。其次,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服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674.7元,比2010年提高15.95%;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比2010年提高29.5%。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曾说过,这些数据既说明了人们对纤维制品使用数量不断增长,又反映了对衣着品质和审美时尚的更高追求。双管齐下的强劲动力,促使纺织行业加速转型,整合国际资源,增加科技和品牌附加值,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面对既成压力企业如何应对?
当记者问到如何缓解由于诸多因素引起的成本压力时,陈会长给出了这样的回答:首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为什么劳动力成本一再提高?这是一个必然趋势,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成本提高之后我们所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目前整个欧洲的平均劳工成本是国内的10倍左右,但是从产品附加值角度看,他们也可能是我们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从这个例子讲,综合成本的上升是大的方向和趋势,低成本的时代已经结束。面对以上局面,企业应如何应对?
首先,是我们如何调整自身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产业发展方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