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优质创造,致力于价值传播,记录美好,分享感动!
维修工老刘1976年生于江苏,今年36岁,目前在位于北京南三环边木樨园服装面料批发商圈中的一家缝制设备经销商店里工作。虽说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缝制设备维修工,但其维修技术在木樨园附近的缝制机械圈里却已是小名气。
老刘36岁,按常理说年龄不大,正值青壮年时期,大家之所以叫他“老刘”,可能是因为略显清瘦、酷爱用紫砂壶喝茶的他,无论是相貌、爱好,还是性格都有些老成持重,因此熟悉他的人...
有的人虽然不爱声张,但天生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张荣明似乎就属于这样的人。忙完3月底一连串的服装博览会、采访、论坛。爱慕内衣董事长张荣明终于可以恢复平日的步调。在不忙的时候在爱慕大厦里泡一壶碧螺春,听一段昆曲,和朋友们聊聊天。早在几年前,爱慕的年销售额就已经超过10个亿,这是对张荣明创业成绩的最好说明。张荣明身上,看不到中国民企野蛮生长的霸气,也看不到商人的忙碌与浮躁。 他说:&ldquo...
产业集群不是中国独有,但是像马桥经编这样将集群特色做大做强、做得红红火火的却极为少有。就连学者专家也不易解释清楚的集群竞争力现象,浙江海宁马桥街道党委书记沈顺年却做到了。海宁经编产业从1999年起步,短短10年,发展到接近250亿元销售规模,堪称中国纺织产业集群中的一匹黑马。沈顺年则是不折不扣的“黑马骑手”。
“
你是秀才我是兵” 踏出厚厚过来路
&n...
在美邦股份的上市仪式上,裁缝出身的周成建向深交所赠送了一台镀金小缝纫机,他说:“我最早是一个村庄的裁缝,现在有幸成为中国的裁缝,希望以后还能成为全球的裁缝。”只是,这位身价过百亿的大裁缝,虽然历经无数挑战,取得瞩目成绩,如今却遇到了仿佛跨越不过去的鸿沟。
同是服装企业的大佬,西班牙的Zara和日本的优衣库的老板都当上了本国的首富,但周成建在中国,还不为人所熟悉,虽然他创建的服...
在进入乾盛公司的28年里,李红锦勤勤恳恳的工作使她连续14年被评为企业劳模、标兵,连续3年获得“专家型工人”称号。先后荣获“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殊荣。并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
16岁,李红锦就来到湖北省荆州市乾盛公司当了一名修织工。工作内容就...
5日,记者在东阳国际缝机城A馆一楼再次见到了顺达针车行总经理韦顺红。今年33岁的韦顺红是本地人,别看他年轻,接触缝机行业已经有十余年时间了。他从当初对缝纫机一窍不通,一步步走到今天,有了自己的针车行。
自学修车
韦顺红15岁就开始接触缝机行业,初中毕业后,他到了江苏南通,在表哥的店里帮忙。韦顺红告诉记者,表哥主要是做二手缝纫机生意的,他的工作就是维修机器,此前他对缝纫机等机器完全没有接触。没有师傅,...
位于北京798的刘薇时装设计工作室,越来越像块磁铁,对国际著名财团日本东丽公司产生着吸引力:从东京东丽株式会社本部,东丽公司在中国上海、南通、青岛等地的各机构,频频派人造访刘薇工作室,寻求与这位中国设计名师的深度合作。
在刘薇设计工作室,可以看到她针对东丽面料特点设计创作的大量时装作品的手稿,娴熟的肌理再造创意,鲜艳饱和的色调,含蓄甜美的款型,性感俏丽的奢华。
作为世界最大的纤维制造商,在碳纤维等尖端...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这个关键的年份里,纺机企业该如何找准自己的着力点?又该如何应对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市场风险?《纺机周刊》自本期推出“布局2011”系列报道,且看有代表性的纺机企业2011年的战略布局如何。
2010年喷气织机销售火暴,以喷气织机为主打产品的青岛同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也不例外。公司在以前平稳运营的基础上...
一个普通的农民,凭着自己精湛的纺织技艺和吃苦耐劳的坚忍品格,把一个手工小作坊做成了现在河南省规模最大的纯棉手工织布基地。他就封丘县农民郑文宾。
郑文宾所在的封丘县黄陵镇位于黄河滩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土地贫瘠,群众生活极其贫困,许多当地农民都是白天下地锄草挖土,晚上回到家里纺纱织布,凭借着夜以继日的辛勤劳作勉强能够养家糊口。郑文宾从小聪明好学,吃苦耐劳,很快就从长辈们身上学会了精湛的纺织技艺。...
虽已在日多年,UNIQL0那标志性的红色广告牌更是随处可见,但之前对柳井正及其缔造的优衣库帝国没有直接接触过,也没有写过任何关于柳井正或优衣库的文字。准确地说,在三菱、三井、住友、芙蓉、第一劝业银行、三和等六大日本财团巨头面前,我一直没有觉得优衣库算得上是“商业帝国”。
当时,我只知道“UNIQLO”这个名字其实来得有点歪打正着。最开始是“...